天灾加人祸,大梁现在会是什么样?
现在总比这样的结局要好。
凤凰台安然无恙,他们的家族安然无恙。
自私一点的话,凤凰台外面的世界哪怕发生大战了,局势也在控制之中。
所以,当时选择迎安乐公主,这个决定并没有错!
此无错矣!
白哥站在殿当中,声如落雷的替诸君当年的决定下了断语,姜姬能看到黄松年和毛昭的脸色都变和煦了。
真会说话。
现在不用她开口,她就只需要坐一旁看戏。就是坐得腰酸。
这回她不用侍人了,拉一拉姜武,让他到榻上来,然后她靠到他身上。
所有人的眼角都扫到了,所有人都装没看见。
姜姬舒了一口气。
“腰酸了?”姜武伸手撑住她的腰,轻轻按揉起来,“要不要起来站一站,走一走?”
她摇摇头,站起来还要坐下,扛着这么个肚子真辛苦,幸好快生了,再过两个月就该瓜熟蒂落了。
白哥正在继续演讲。他替大家去除了心理包袱之后,就自然而然的进行到下一步:虽然当时我们做对了,但皇帝也不能不管,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让天下的义士帮我们救皇帝,除奸恶,不是正好吗?
我们所有做的就是支持他们!
白哥把一切正当化之后,连毛昭都没办法再提反对意见了。
哪怕他觉得公主这一手太早了,太冲动了,应该考虑得更周全些,更……
唉,算了。已经这样了,就只能继续下去了。
毛昭很快提出两点,第一,就是他刚才说的,会有城上表要求面圣。
这个公主也给出意见了,谁递表谁来,来见皇帝可不能空手,离城三十里就要缴械。
……这么一想好像是没什么危险。
第二,就是义军到底能不能救出皇帝。
毛昭很肯定的说,以义军现在各自为政的态势来看,希望非常渺茫。
河谷那里不管怎么说,只有云青兰一个做主的人。哪怕云青兰个人品德上有瑕疵,但河谷现在没人敢反他,他带兵也算有些门路,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草包。
义军每一路都有自己的小心思,盼着他们能突然摒弃前嫌一起打河谷?把兵放在一块用,粮草放在一起吃,武器互通有无?
可能吗?!
所以,毛昭认为,一旦义军提出救皇帝这件事,那会造成义军的又一次分化。
“或者,反而会促成义军中的又一次内斗。”姜姬笑道。
滨河,李氏。
李氏发迹自此,这里就是李家的祖居之地。据说李氏曾在此地伐木为生,将一杆擎天巨木献给皇帝。
滨河有山,山中有巨木。李家占地利之便,族中所产攻城器举世有名。
但为了对皇帝表示忠心,李氏一族只传单脉,除继承家业的长子之外的余子皆不能姓李,李氏女子出嫁后,也不能自称李氏,只能冠夫姓。
所以李氏一家这一代只有兄弟三人。
李客是家中长子,如果他接任族长,两个弟弟就只能离开家,所以在父亲死后,他借口要给父亲守孝,一直不肯接任族长,他的两个弟弟李风与李溪才能继续留在李家。
他守孝至今已经七年了,外人倒是说李家重礼仪,李客是个孝子。
横竖哪怕李客不接族长,他也仍是事实上的族长。
李客早就想改变李家了,李家一脉单系,兄弟手足都不能保全,这让他格外记恨当□□迫李氏立下誓言的大梁皇帝。
等河谷云氏的事传来之后,他欣喜若狂!狂呼道:“我李家的机会来了!!”
李家自有攻城器,屯积的兵器何止百万?
他一意孤行,发书周知众人,要与河谷云氏誓不两立。
当然,这不是说他真的就要去打云贼。
他发书之后,就开始征召壮丁,训练勇壮,发召贤书,请天下贤良共举此事。
李家因此声名大噪。
李客派两个弟弟与友人出去游说,与李家隔河而望的八百里外,是春山包氏。
包氏立刻响应,愿与李家共举。
李客原本怕包氏不应,见包氏应了,两边又隔得远,一时半刻打不起来,便立刻握手称和,两边都有交好的意图,几番交流过后就成了盟友。
他两家联手倡导此事,附近的小城都响应起来。
这才是义军初成时的局面。
后来伍家也加了进来。
再后来,想分一杯羹的人就更多了。
人多,说话的嘴就多,伸手要兵、要粮的人就更多了。
与云贼几番争斗,李家也是吃了不少的亏的。
李客肩上中了一箭,经过一番生死之后,不得已退回老家,前方就只有他的两个弟弟在支撑着。
这一日,前面突然递过来一个消息。
“……陛下在河谷?”李客支起身,“此话当真?”
送信的是李风的从人,也是李家一子,只是不能姓李,借姓“孖”。
从人道:“是伍家说的,想必不假。叔叔已经派人去河谷查探了。”
李客想了想,摇头说:“河谷那里太险了……”从人道:“叔叔也曾犹豫,只是……”
李客直起身,唤人取笔墨来,他现在手臂无力,只能用纸笔,用惯了倒觉得确实比牍片要方便些。
他道:“我写一道奏表,递到凤凰台,求见陛下。”
从人喜道:“如此更好!两厢印证,更能取信于人!”揭穿皇帝下落的竟然是伍氏,从人听说后就心里不服。
现在李氏再出手,一定能做得比伍氏更好!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